中国电信通信指挥楼、北京电信通信机房楼工程位于东城区东四危改小区D2区。工程占地面积4887m2,地上18层,地下4层,总建筑面积93903 m2,檐口高度78.65m,结构形式为框架-核心筒,抗震等级为一级,设防烈度为8度。工程外立面主要为玻璃幕墙、石材幕墙和铝板幕墙。工程使用功能划分:工程总体分为北京电信通信机房楼、中国电信通信指挥楼、裙房和地下室四个部分。
本工程于2004年9月23日开工,2005年9月9日结构封顶,2007年9月10日经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。整个工程历时36个月,如今已正式投入使用。
工程建设投资单位是中国电信集团北京市电信有限公司,勘察单位是北京京岩工程有限公司,设计单位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,施工总承包单位是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,监理单位是京兴国际工程管理公司。
本工程的最终质量目标为“鲁班奖”,起点很高,因此,自投标阶段开始,就被列为了公司重点工程,针对工程的特点,围绕全面履约的目标,从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配置、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、项目的资源投入等几个重要环节对项目实施进行了精心策划。项目经理部在公司的支持下,通过近三年的努力,随着各项策划措施逐步落到实处,已经在工程履约方面取得阶段性的成果,各项合同目标正逐步实现。
在进度实施管理中,项目建立了以总控计划为龙头,月计划、周计划为主线的计划体系,同时制定材料、设备招标计划、设计计划、劳动力计划等各专项计划进行配套,制定各项措施和制度进行保证的全面计划管理体系,并进行动态管理和实时调整。在日常生产管理中,除正常的生产会外,还通过各种形式的进度协调会,确保了工期目标实现。
在质量管理方面,项目始终把握和坚持过程精品的原则,编制了符合项目实际特点的《中国电信通信指挥楼、北京电信通信机房楼工程精品策划书》、《中国电信通信指挥楼、北京电信通信机房楼工程创优计划》、《过程识别与控制书》等一系列控制文件,通过方案先行制、交底制、样板制、质量月报制等管理方式,加强过程质量管理,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有效的过程监控状态,以“目标管理、创优策划、过程监控、阶段考核、持续改进”的循环来保证整体工程品质。
在文明安全施工方面,项目建立、健全了文明安全生产责任制,深化、细化了公司各种规章制度,现场施工文明、安全、规范。
在总承包管理上,针对多家设计、多家分包的实际特点,建立了一整套总承包管理程序,包括分包进场会签制、总包管理专项制度、总包技术质量管理制度、总包文明安全管理制度等,切实负起总承包的责任,使参建各方目标协调一致,工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之中,从而保证了工程整体各项目标的实现。
在技术管理中加大科技创新,除常规施工项目如深基坑支护、粗直径钢筋连接、C60高强度混凝土等,创新应用了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一体化倒置屋面做法、成品隔墙、玻化砖干挂成套工艺、防火板的排烟管道、成品设备吊挂系统等新工艺,在提高工效、降低消耗、节约能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在成本管理上,一方面向内部挖潜,通过优化设计、优化方案以及各种过程控制措施降低损耗、减少周转投入、提高利用率等方式节约成本;另一方面,通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赢得业主信任,加快资金回收,大幅增加了二次营销额,为公司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。
经过项目全体员工和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,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,机电安装、消防、通讯以及其他使用功能均满足了设计及业主的要求。
工程获得了2008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、2006年度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,2007年度中建一局(集团)精品杯工程,2007年度中建总公司CI金奖、2007年度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等荣誉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